关闭

首页 旅游资讯

旅游资讯

当异域茉莉遇上福建茶

2017-08-04 16:59:27 来源:福建日报 点击:
  福建的文化名片是什么?海丝文化、朱子文化、闽南文化、船政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妈祖文化、客家文化……想要一言以蔽之,实属不易。

  历史上,“福建不仅没能形成比较一致的方言和民间信仰,也未能形成能够统摄整个地域的文化中心。”省文史研究馆原馆长、编审卢美松说,多元性、丰富性应是福建文化的显著特征。

  闽文化的几个标志

  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,设福建经略使,“福建”之名首现史籍。神龙二年(706年),长溪(今福安)人薛令之中进士,这是福建科举的“破天荒”。至晚唐,这个“化外”之地已有数十人高中进士,标志福建文化取得长足进步。

  入宋以后,福建在全国的地位迅速上升。雍熙二年(985年),置福建路,辖六州、二军,自此有了“八闽”之谓。“在北宋人看来,福建再也不是朝廷贬谪官员的蛮荒之地,而是‘乡人皆嗜学,太守复工文’的开化之乡。”卢美松说,从中唐福州渐兴“邹鲁”之俗,晚唐进而号称“文儒之乡”,到了宋代,福建已是全国公认的“海滨邹鲁”。

  两宋福建进士超过7000人,约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。南宋时,福建所建书院的数量居全国前列,人才之盛,为史上所罕见,入阁拜相的闽人多达四五十人。这一时期,朱熹在闽北开创闽学学派,正是福建地域文化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。

  明清以降,太平洋海域动荡不安,福建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。从郑和下西洋到中国人移居东南亚,从施行海禁到抵御倭寇,从抗击殖民侵略到收复经略台湾……其间在中国沿海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,大多与福建密切相关。

  “明清两代的福建历史,已不仅是一部地方史。福建的文化,也与全国乃至海外都有了更为广泛密

  切的联系。”卢美松说,闽文化的重心也逐渐从闽北转移到沿海地区,福州的文化地位日益突出。

  这一趋势在清代中叶以后更为显著。福建“四大书院”均在福州,众多“开风气之先”的人物倡导经世致用、诸学并举的学风,为福建文化在近代的勃兴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。1866年福建船政创办之后,时人盛称“晚清风流数侯官”。

  宽容的文化精神

  引进西学的启蒙思想家严复,坚持以渊雅的文言文来译述西学名著;翻译大量外国小说的林纾,又是一位杰出的古文家……这种文化观念上的纠结,在福建近代的文化精英身上特别突出。

  “福建文化的多元性,往往体现在文化内涵的对立共存上。”卢美松说,闽人在社会心理上是开放进取与封闭保守共存的,既质朴守旧,又敢于冒险;既安土重迁,又热衷出洋;既慎终追远、崇尚正统,又慕异求新、灵活适变。

  武夷、杉岭诸山脉组成的西列大山带,将福建与中原内陆分隔。号称“闽中屋脊”的中列大山带,又将福建分为内陆山区和沿海地区两个地理单元,对福建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分异作用。在闽北、闽东、闽南、闽西、莆仙等区域,方言、戏曲、建筑风格、工艺美术等各具特色,福建文化的区域性差异在全国堪称典型。

  “这种多元性与丰富性,并没有引发文化的严重对立和冲突。”卢美松说,相反,和谐的共存与融合,恰是福建文化的常态。这在福建人对待宗教信仰的态度上,表现得尤为明显。许多祠庙甚至同时供奉着不同教派的多种神灵,古代世界的各主要宗教都能在福建找到流传的痕迹。元代的泉州比较典型,堪称“世界宗教的博物馆”。

  宽容的文化精神,不仅使福建人易于接纳外来文化,更促成了福建文化本身的融合与创新,像莆仙戏吸收了温州杂剧的戏文和表演,泉州的梨园戏借鉴了江浙传来的南戏,福州的闽剧也是融合徽戏、昆曲等剧种而形成的。卢美松说,“福建文化的多元性,实际上具有中和、包容的内涵”。

  众多的“活化石”

  宋元时期,福建人通过东南亚土著及阿拉伯商人引进了印度茉莉和木棉。当来自异邦的茉莉与福建本土的茶叶相逢时,便诞生了驰名中外的茉莉花茶。卢美松认为,这说明“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,福建文化沾溉了浓厚的海洋气息”。

  福建居于东海、南海的交通要冲,是中国距离东南亚、西亚、东非和大洋洲较近的省份之一。唐宋以来,福建的海上贸易长盛不衰,海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,使得福建不仅成为中国吸纳域外文化的前沿,也是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重要基地。

  历史上,福建刻书业高度发达,大量书籍、书版流传海外,许多刻工还被聘至日本、朝鲜……福建文化以和平的方式在海外广泛传播,对异域文化的吸纳,既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,又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。

  “尽管福建各地的风俗习尚多有不同,但其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依然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、良好礼俗。”卢美松说,比如福建各地虽然方言差异很大,但从根本上就是由中原语音积淀而成的,保留了大量的上古、中古汉语音韵,堪称古汉语的“活化石”。

  梨园戏与莆仙戏被誉为“南戏活化石”,闽南南音素称“中原古乐的活化石”,福州三坊七巷是“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”……为数众多的“活化石”现象,足以证明福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期持守。多姿多彩、兼容并蓄的福建文化,实乃中华文化在八闽大地的自然延伸和个性舒展。



(责任编辑 江伟)

免责声明
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 天下妈祖网”或“来源:本网”的作品,版权均属天下妈祖网,凡是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应注明“来源:天下妈祖网”。未经授权,使用上述作品不得用于商业目的,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
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天下妈祖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3、如本站中有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致电: 天下妈祖网 网络编辑部 0591-87532714,我们将及时删除。

天下妈祖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!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天下妈祖网官方微信(mazuworld)